日期:2023-01-13 08:56:06   作者: 文章来源:财忠财务
财忠节税思路
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职〓工是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职工进行融资可以通过提高工资、薪金的方式♂间接支付部分利息,使得超过银行贷款利率←部分的利息能够得以扣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7号)的规定,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6条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的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
企业向除上述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7条的规定,准予扣除:①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②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财忠节税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7年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2007年12月6日颁布,国务院令〔2007〕第512号,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12月31日发布,国税函〔2009〕777号)。
节税图
财忠节』税案例
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1 000万元贷款,贷款期限为3年,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继续向银行贷款。企业财务主管提出三种融资方案:第一种,向其▓他企业贷款,贷款利率◇为10%,需提供担保;第二种,向▽社会上的个人贷款,贷款利率为12%,不需↘要提供担保;第三种,向本企业⌒职工集资,利率为12%。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7%。该企业应当如何㊣决策?
节税方案
虽然向其他企∩业贷款的利率较低,但需要提供担保,贷款条件和银行基本相当,并非最佳选择。如果选择向社会上的个人贷款,企业★所支付的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利息不能扣除,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如果向本企业职工集资,则可以通过提供职工工资的方式支∞付部分利息,从而使得全部贷款利息均可以在税前扣除。通过职♂工集资,可以多扣除利息:1 000×(12%-7%)×3=150(万元)。减轻税收负担:150×25%=37.5(万元)。